當談到顯示器的現色性時,有很多人都在談論一個通用術語-色溫。以下是色溫的基本定義:
簡而言之,色溫是指使用開爾文刻度在特定溫度下測量顏色時顏色的顯示方式。如果我們有一個可以自發加熱的理想黑體,當其達到一定溫度時,它將根據溫度從紅色到橙色,從橙色到黃色,從黃色到白色以及從白色到藍色發出不同顏色的光。並且我們使用從絕對零開始的開爾文標度來測量溫度(因為 0 開爾文是絕對零,273.16 開爾文等於攝氏 0 度和華氏 32.018 度)。
當專業螢幕用於不同行業時,有三個通用標準。在攝影和設計領域,6500K(D65)通常被用作標準白色,而在印刷領域中通常為 5000K(D50)。在影片和電影拍攝中,通常為 6300K(D63)。
圖 2:冷色調和暖色調影像之間的比較
由於色溫與螢幕的現色性有關,因此它將大大地影響色彩的呈現。如果色溫較高,則螢幕上的圖像會偏藍。另一方面,當色溫較低時,它將會有紅色,黃色或其他暖色調顏色的感覺。
有時候,不同的色調會觸發不同的感覺。 例如,在色溫較高的情況下,色調較冷的圖像通常會讓人產生悲傷和寧靜的氛圍,而在色溫較低的情況下,較暖色調的圖像通常會產生樂觀美好的感覺。 因此,為顯示器選擇正確的色溫非常重要,如此一來它才能夠傳遞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效果。
需要考慮的另一件事是環境光會影響我們對在顯示器上看到的圖像的感覺。當環境光的色溫高於顯示器時,我們會覺得螢幕上顯示的圖片比實際的更黃。當環境中光源發出的色溫低於顯示器的色溫時,我們會感覺到螢幕上的圖像更藍。理想情況下,環境中環境光的色溫應與顯示器相同,這樣我們才能正確感知顯示圖像的顏色。
以商業攝影師為例。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來調整的照片顏色,即使經過人眼查看,仍必須在顯示器上以正確的顏色顯示,以展現攝影師的拍攝理念。顯示器上正確的色溫是必須精準控制的元素,這也是品質控管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為如果色溫不準確會導致判斷錯誤,就會影響攝影師的競爭力和專業水平。
同樣地,設計師在大部分的工作時間中,需要依賴專業螢幕來針對圖像進行調整和比較,同時也需要專業螢幕來查看他們正在處理的影像。因此他們將高度依賴能夠準確顯示正確色溫的螢幕。
當用戶需要使用多台顯示器時,需要牢記一些注意事項。在多螢幕的工作環境中,在不同的螢幕間傳遞檔案或影像十分常見,然而這些作品在不同螢幕上的顏色呈現有可能會不一致。這種差異導致在不同的顯示器上觀看顏色不一致的問題十分麻煩。因此,我們不能忽略不同顯示器之間顏色一致性的重要性。
什麼是色彩一致性? 簡而言之,這代表著可以在不同的顯示器上以相同或非常接近的顏色或色溫顯示同一張圖片。如果我們將圖片放在各自擁有不同現色性的顯示器上,那這將造成工作流程困難並影響設計品質。因此色溫是決定是否能夠忠實呈現視覺作品的關鍵要素。
因此在不同的顯示器之間保持顏色一致性很重要,這與顯示器是否可以準確地顯示鮮豔的色彩有關。通常在設計一台顯示器並將其放進市場時,製造商會將色溫設定完成且正確,並符合工業標準,以避免在用戶端造成不必要的誤判。
色溫準確的顯示器對於維持不同來源素材之間的一致性和執行創意工作來說至關重要。如果使用不正確的色溫來呈現作品,則會降低工作流程的效率。因此,符合工業標準的準確色溫對於準確執行創意工作以及進行有效和高效的溝通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