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知!這8招,陪孩子走過3階段叛逆期

  • Jimmy
  • 2023-10-05

親愛的父母和小寶貝們,歡迎蒞臨MindDuo的親職教育系列-叛逆期。

孩子的成長充滿了各種階段,而叛逆期是其中一個自然的發展階段。

叛逆期的第一階段,通常出現在孩子約4歲左右,
他們會開始表達自己的想法、需求和情緒,這可能伴隨挑戰和衝突。

MindDuo提供引導方式和特選繪本,幫助家長更好理解和應對小寶貝們的叛逆期轉變。

在中後段,MindDuo將深入討論第二和第三階段的叛逆期,
並分享如何用親子溝通的溫度,融化叛逆兒冷冰冰的心。

無論孩子處於哪階段,都請繼續關注MindDuo的系列文章,
讓我們一起伴孩子歷險閱讀,度過快樂的成長期!

第一階段叛逆期

發生年齡

通常為4歲左右。

可能有的行為

孩子在2歲、3歲時,有時候也會有小小的叛逆期症狀,會鬧脾氣,但當孩子成長到4歲後,比2歲至3歲時更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見,有自己的想法、喜好,也會開始遇到一些挫折,

與2至3歲時不同,會常常開口說「不要」、「不好」,情緒上的叛逆期症狀則有比較容易任性、激動、堅持己見等。

如果正值4歲叛逆期的孩子有手足,還會開始思索父母的要求、付出是否公平,會與父母爭執公平問題。

引導方式

  • 4歲叛逆期的孩子鬧脾氣怎麼辦?
    當孩子有情緒時,可以先引導孩子轉移注意力,並且給孩子冷靜的空間,建議不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哭鬧,

    也不宜一直遷就哭鬧的孩子,應用合理的方式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
  • 當孩子進入4歲叛逆期時,如何跟叛逆期孩子溝通?
    父母可以透過提供大約3個明確的選項,引導孩子選擇,進而完成事情,同時也要讓孩子體驗選擇會遇到的後果。

    不宜詢問孩子「好不好?」、「要不要?」,
    這時候的孩子只會回答「不好」、「不要」。
  • 當孩子進入4歲叛逆期時,如何管教叛逆的孩子?
    叛逆期的孩子討厭「被控制」的感覺,建議父母儘量不用強硬的語氣、字句命令孩子,
    也儘量不要對孩子碎嘴,而父母也要樹立說到做到的典範,

    在不溺愛孩子的同時,也不過度懲罰孩子。

推薦繪本

  1. 不要!我不要!

作者:瑪莉‧依莎貝爾‧卡里耶、雅妮克‧馬松

簡介:繪本主角珍妮是個每當媽媽要求她做任何事,她都會馬上回答「不要!我不要!」的孩子,

父母可以透過跟孩子一起讀這本繪本,讓孩子有機會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和珍妮一樣,常常反射性地開口說「不要!」。

第二階段叛逆期

發生年齡

通常為8歲左右。

可能有的行為

當孩子成長到大約8歲時,已經脫離幼兒叛逆期的階段,主觀意識會逐漸變強,開始覺得自己是個「小大人」,

不僅會說「不要」、「不好」,還會故意與父母唱反調,跟父母頂嘴,

且這時候的叛逆期症狀還有,會開始反射性地認為聽父母的不一定會更好,會讓父母很難管較孩子。

引導方式

  • 培養孩子固定作息,明確分割孩子的學習時間、吃飯時間、休息時間、娛樂時間,
    並且嘗試給予孩子適度的自由
  • 孩子出現叛逆期症狀時,如何跟叛逆期孩子溝通?如何管教叛逆的孩子?

    建議父母可以耐心傾聽孩子的問題,與孩子理性溝通,儘量不要用哄騙的語氣對孩子說話,這樣會讓孩子覺得不被尊重

推薦繪本

  1. 生氣王子

作者:賴馬

簡介:主角艾迪王子不生氣時是一頭可愛的小象,一但生氣就會變成脹紅臉、鼻子打結、大吼大叫地生氣王子,

藉由艾迪準備要與父親一起出門玩之前,艾迪變成生氣王子的故事,讓父母與叛逆期孩子一起探討控制情緒的重要性。

第三階段叛逆期

發生年齡

通常為13歲左右。

可能有的行為

第三階段叛逆期年齡的孩子同時也正值「青春期」,
孩子的生理、心理都在這時候邁入成熟,

第三階段叛逆期孩子的叛逆期症狀有自尊心強,且特別重視與同儕的關係,
父母這時侯也會特別頭痛第三階段叛逆期如何處理。

引導方式

  • 建議父母可以給予叛逆期年齡的孩子更多自由與自己的生活空間,尊重孩子的隱私。
  • 面對小孩叛逆期問題時,如何跟叛逆期孩子溝通?

    建議父母想要關心孩子時,儘量以平等、朋友的方式聊天。
  • 當孩子出現叛逆期症狀時,如何管教叛逆的孩子?

    當與孩子發生衝突時,儘量不要打罵、辱罵,也建議不要使用情緒性字眼。

推薦繪本

  1. 飛天獅子

作者:佐野洋子

簡介:《飛天獅子》講述一隻生活在貓群中的獅子,一方面受到貓群的仰慕,一方面也不敢對貓群說出自己遇到的困境,也沒有貓願意試圖理解他,

透過這頭獅子的故事,可以讓孩子理解、深思溝通與同理的重要性。

  1. 印度豹大拍賣

作者:高畠那生

簡介:故事主角為一頭把身上的黑點賣掉的印度豹,印度豹在賣掉黑點後,用彩色筆塗滿身上的點點,讓他意外變得超級搶眼。

這本繪本透過印度豹的故事,讓人反思網路生態的一窩蜂、推波助瀾問題,
讓孩子有機會反思成名與自我的價值。

您覺得本篇文章有幫助嗎?

篩選
全部清除
  • {{item}}

    {{itemGroup.title}}
  • {{itemTag.title}}

{{productsCount}}結果

{{displaySortType}}

  • {{item.displaySortType}}
  • {{item}}

  • 省下 {{currency}}{{item.saveAmount|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item.savePercent|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item.productWordingTag}}

    {{item.title}}

    • {{point}}

    {{currency +item.finalPrice|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currency + item.saveAmount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item.savePercent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new device price {{currency + item.regularPrice|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比較

產品比較

  • {{item.title}}

    {{currency +' '+item.finalPrice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currency + item.saveAmount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item.savePercent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currency +' '+item.regularPrice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立即比較

全部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