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撫養、就讀私幼
對第一次親餵母乳的新手媽媽來說,新生兒奶量計算是個大問題,總是會擔心寶寶有沒有喝足奶量,會不會沒吃飽。MindDuo幫大家整理了新生兒奶量的計算方法、還有判斷寶寶吃飽的方法。如果寶寶厭奶怎麼辦?除了喝奶之外,寶寶也需要喝水嗎?全部的疑問一次看懂!
根據黃瑽寧醫師的《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一書,計算新生兒奶量的方法,可以用「寶寶的體重乘以100~150c.c.」來估計。也就是說,如果孩子現在4公斤重,那麼建議一天喝400c.c.~600c.c.的奶。
若是親餵的媽媽,不用特別為了奶量計算,把母乳擠到奶瓶,讓寶寶自然喝奶就好。無論是親餵還是瓶餵的媽媽,都不需要被奶量的數字綁架,只要寶寶的尿量足夠、活動力正常,就不用太過擔心。建議新手爸媽要特別注意寶寶尿濕的尿布數量,以及是否有正常長大,奶量不夠不僅會導致寶寶的水分攝取過少,還有可能會讓寶寶的體重增加速度變慢。
參考馬偕兒童紀念醫院的說法,判斷寶寶吃飽與否,有以下方法可以觀察:
至於最容易觀察到的哭鬧表現,其實與寶寶有沒有吃飽不一定有關聯!比較不建議新手爸媽用孩子哭鬧與否,來判斷孩子吃飽了沒。
根據中國醫藥大學的說法,寶寶的生理性厭奶大多發生於出生後3至6個月,是寶寶生理發展導致的過渡階段。通常經過一段時間的改善後,厭奶情形就能有效改善。
厭奶階段的寶寶味覺開始發育,也漸漸開始長牙齒,會開始對口味不變的奶水缺乏興趣、特別喜歡咬東西,且寶寶這時候的認知發育也相當迅速,比起喝奶進食,有更多吸引他們的有趣事物,種種因素相加,就會有嬰兒厭奶的問題。
要解決寶寶厭奶,父母可以藉由消耗寶寶的體力,增加飢餓感,並且定時定量餵食寶寶,千萬不能用強迫的方式餵奶,可能會讓寶寶對喝奶感到恐懼、害怕。針對好奇感特別重、喝奶時常分心的寶寶,爸媽可以藉由改善用餐環境、降低喝奶時的干擾,或改變餵食方式解決。假如寶寶已經長大到大約4-6個月,也可以適時添加副食品,改善厭奶問題。厭奶問題通常可以透過上述手段緩解,但寶寶若持續厭奶超過兩個月、體重不再增加,便應該就醫詢問醫師。
對於沒有照顧過新生兒的父母而言,寶寶除了喝奶之外,需不需要喝水,是個需要特別了解的問題。事實上,根據台大醫院的說法,未滿四個月的嬰兒是不需要喝水的,他們只需要喝母乳或配方奶就能攝取足夠的水分,如果有服藥需求,可以飲用少量的水,但若喝下大量的水,恐怕會有低血鈉(俗稱「水中毒」)的狀況
當嬰兒四至六個月大時,寶寶通常會逐漸少喝奶,開始吃副食品,當副食品愈吃愈多時,就有可能會有喝水的需求,父母可以觀察嬰兒尿濕尿布的頻率是否下降,以及尿尿的顏色是否呈淡黃色,若有頻率下降、尿液顏色較深的問題,就需要補充水分,以免出現脫水症狀,但對於仍然維持喝奶頻率的嬰兒,就比較不會有水份不足的問題;等到孩子一歲以後,寶寶的腎臟發育便會進展至大約為一般成年人八成的程度,就可以逐漸開始正常喝水了。
如果想了解更多育兒補助的資訊,可以依照孩子年齡,查看可以申請的補助:
※
MindDuo親子共讀致力於提供可靠、豐富的親子共讀資訊,讓爸媽與孩子們一同快樂成長、溫馨閱讀。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追蹤粉絲專頁,讓每周最新的繪本推薦、主題式書單不漏接,還有不定期贈書活動,讓你將好書帶回家!
{{item}}
{{itemTag.title}}
{{productsCount}}結果
{{displaySortType}}
{{item}}
{{item.productWordingTag}}
{{currency}}{{item.finalPrice|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currency}}{{item.saveAmount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item.savePercent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new device price{{currency}}{{item.regularPrice|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產品比較
最多選擇4個產品,比較數量已達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