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婦女節的由來為20年代一系列勞工運動,不滿沒有投票權、同工不同酬等問題的女性走上街頭後,催生了國際婦女節,如今世界各國皆已發展出不同的婦女節紀念與慶祝方式,也有不少國家會在婦女節放假紀念。
在三八婦女節時,除了深入了解婦女節的由來之外,也特別適合認識歷史上的傑出「女力」,由何顥思撰寫的《物理天后 推翻宇宙定律的吳健雄》,介紹在美國奮鬥的華裔女科學家吳健雄,是如何堅持不懈,提出多項艱鉅、重要的研究與實驗,奠定女性在科學界的基礎;由蘿莉.沃瑪克撰寫的《程式語言女王 揪出電腦bug的葛麗絲‧霍普》,則介紹了與賈伯斯及比爾蓋茲齊名的女性IT工程師葛麗絲的成長之路;《祕密通訊女神 斜槓發明家海蒂‧拉瑪》,介紹好萊塢明星海蒂・拉瑪投入科學領域,發明「跳頻展頻」技術,讓如今每個人的行動電話通訊,與無線網路傳輸,都能維持私密性。
台灣過去曾將3月8日國際婦女節定為國定假日,婦女可以放假一天,但1991年時,內政部考量當時兒童節只有兒童放假,所衍生的兒童照顧問題,因此決定將38婦女節休假與4月4日兒童節合併,讓4月4日父母、小孩都能一同放假,1998年,台灣實施隔週休二日制度後,進一步取消兒童節放假,併入週休假期,但適用雙週84工時的勞工仍可於清明節前一日放假一天。
往後,台灣的婦女節皆不再放假,而台灣政府如今仍會在每年3月舉辦國際婦女節相關活動,並於3月提倡女性權益。
20世紀初,不少女性勞工不滿沒有投票權、同工不同酬等問題,於1908年走上美國紐約街頭抗議,隔年,美國將2月28日定為「全國婦女日」,開始婦女節紀念活動。
1910年,婦女運動領袖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提出「國際婦女節」想法,引起各界女性迴響,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婦女節的日期才有了雛形,1917年3月8日,俄羅斯勞工不滿工廠環境惡化、食物短缺,透過罷工要求「麵包與和平」,而在女工也加入抗爭後,進一步提出選舉權的訴求。
最終,聯合國於1975年將3月8日定為國際婦女節,紀念1917年的女性勞工抗爭,並於每年的三月八日舉辦活動慶祝及紀念。
不少國家的國際婦女節至今仍是國定假日,例如俄羅斯、烏克蘭、越南、哈薩克、尼泊爾、亞美尼雅、柬埔寨、喬治亞、吉爾吉斯、古巴等國。除了休假之外,每個國家也會有不同的國際婦女節慶祝儀式或活動,例如保加利亞人會在婦女節這天贈送花、卡片、巧克力給女性,學生們會送花及卡片給老師與母親,企業也會贈花給女性員工;義大利人會在國際婦女節贈送俗稱為「女人花」的黃色小花含羞草給女性;波蘭人會贈送鬱金香、咖啡等禮物給女性;澳洲、英國等國,會於國際婦女節當日進行各種演講、表演,共同促進婦女權益;西班牙、阿根廷等國,則會延續過往於婦女節舉行勞權運動的傳統,藉由走上街頭抗議或罷工等方式,繼續為女性爭取權益。
而智利、克羅埃西雅、羅馬尼亞等國,更將婦女節視為與母親節一樣重要的節日,不僅普通男性皆會準備花或禮物給身邊重要的女性,孩子們也會送禮物給媽媽,表達感激之情。
{{item}}
{{itemTag.title}}
{{productsCount}}結果
{{displaySortType}}
{{item}}
{{item.productWordingTag}}
{{currency}}{{item.finalPrice|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currency}}{{item.saveAmount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item.savePercent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new device price{{currency}}{{item.regularPrice|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產品比較
最多選擇4個產品,比較數量已達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