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是華人最重要節日之一,為了迎接新的一年,爸爸忙著買春聯、媽媽忙著料理年夜飯、阿公阿嬤也開始擺設過年拜拜用的飯菜,在傳統習俗中,過年有不少禁忌得遵守,其中以初一禁忌最多,例如不能睡懶覺,也不可拿掃把、剪指甲,大年初四甚至不能出遠門。
其他過年禁忌還包括不碰利器、不洗頭洗衣、不打破物品等等。雖然隨著時代變遷,不少無從考證的春節忌諱已不適用,但當中也有不少生活哲學值得我們省思、MindDuo親子共讀彙整了初一到初六的各大過年禁忌,讓家長帶孩子了解台灣過年習俗的由來、意義。
現今有許多人都記不太得傳統過年的禁忌。事實上,農曆過新年象徵著一整年的全新開始, 而傳統習俗認為這一天非常重要,因為年初一是萬眾複甦的一天,做得任何事情都會影響到一整年的運勢,所以也產生了許多禁忌,以下我們來看看新春過年有什麼禁忌?哪些禁忌又已經過時了呢?是不是連打掃跟倒垃圾都不行?
以下為大家介紹從大年初一到初六的過年禁忌:
出嫁的女兒不宜在大年初一回娘家,否則會給娘家帶來一整年衰運。
這一天也不建議使用掃帚打掃家裡,否則會掃走運氣、然後破財。
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這代表將金銀財寶留在家。
此外,初一是水神生日,所以這段時間為了保持尊敬,最好不要灑水、洗衣服
不需太過迷信 且部分習俗不合時宜:
不過這種禁忌放到現代社會,就會顯得不太合時宜。民俗專家林正義提到,古時因為交通不方便,加上過去家族在初一要拜年時,媳婦往往要負責張羅許多事情,所以等到初二才有空回娘家。也有一說是過去食物得來不易,若女兒在初一就帶家人回娘家,會有回來「揩油」(佔便宜)跟「吃窮娘家」的意味,所以才有這種習俗流傳至今。
若是長輩比較堅持傳統,林正義建議可以用一些「破除儀式」求心安。例如女兒可提一桶食油回娘家,代表著「油來油去不准算」;或初一回娘家包紅包,破解「吃窮娘家」,變成「替娘家帶來財富」。
大年初二時,人們會盡量避免洗衣服,因為水神的生日剛好在初一、初二,
民間也相傳說,初二這天不能睡午覺,懶洋洋的,儘管這種說法沒什麼根據,
但大體用意是讓來家到訪的客人能與主人共度快樂的時光,
此外,初二這天也嚴禁大掃除,相傳在這天倒垃圾、洗衣服等會將運氣趕走。
大年初三也叫做「小年朝」,別名「赤狗日」,
傳說赤狗是位暴怒之神,凡遇到者會不吉利,
因此初三通常不建議外出拜年,
而「赤狗日」又與「赤口日」的音相近,
「赤口」代表與人起口角,因此也相傳
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要減少外出。
傳說,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
準備豐富的果品以示恭迎,所以不宜遠出。
這樣的禁忌其實也是符合人性的,讓人民在連續過節中能稍歇息,
此外,從初一到初四,商店閉門歇業,婦女不能用針線。
初一到初五又非常多禁忌,人民為了讓新的一年過的順遂,
也都會遵守這些條約,而通常「破五」之後,所有的禁忌都
煙消雲散,但其實初五還是有些禁忌的,像是
「破五」之內不得以生米為炊,而婦女不得出門,
此外,破五也稱作「五忙日」,這天禁止動土,否則可能會有災害發生。
大年初六這天沒有禁忌!百無禁忌的這天,建議可以出門活動筋骨。
延伸閱讀:【春節過年禁忌:初一到初九這些事不要做】
在除夕夜時,在外晾曬的所有衣服都要收進家裡,不可以讓衣服「濕過年」,據說鬼神會在除夕夜纏在衣物上,帶來厄運,當然,儘管這些除夕夜的禁忌有它們各自象徵的意義,但建議還是不要過於迷信。
以下提供4個除夕禁忌讓大家參考:
過年期間最讓孩子期待的活動必然就是發紅包了!紅包的紅色象徵強盛活力、喜氣與好運,而包紅包是華人新年的一種習俗,華人喜愛紅色,紅包裡面的錢除了讓人開心,同時也有祝福喜事臨門,不過其實包紅包也有一些禁忌呢,遵守這些傳統禮俗,可以讓我們避免破財。
以下我們提供5個有關包紅包要注意的過年禁忌:
禁吃魚頭、魚尾
魚的料理是年菜中必備的一道菜餚,但在過年期間,只會吃魚身的部分,要留下魚頭及魚尾,象徵著「有餘」,也就是代表著「年年有餘」的意思!
早餐忌吃稀飯
稀飯在台灣早期,是比較貧困的家庭才會吃的食物,如果初一一早就吃稀飯,就象徵著接下來一整年都會貧窮度過。
過年禁罵人、說不吉利的話
長輩從小就會叮囑我們,要用正向的心態迎接新的一年。因此過年期間當然就不能罵人、罵小孩,或說些「死」、「衰」等等 不吉利的話。
過年不能剪指甲
傳統上在大年初一,最好不要用刀、指甲剪、針線等鋒利的物品,否則在新的一年比較容易會有皮肉傷的危險。也有一種說法是,年節期間使用剪刀、指甲剪,可能會剪斷未來的財路。
忌催促他人起床
古人認為,年初一的上午,如果叫他人姓名或催人起床,代表對方一整年都需要人催促去做事情
忌借錢
俗話說:「初一借了別人的錢,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給別人錢,財產外流整一年」,因此不論是討債、借錢都盡量不要在過年期間唷!
忌向人討債
過年期間討債,不管是被要債者或是跟人家討債的人,習俗認為都會在一整年間很倒楣。
忌殺生
因為刀為凶器,可剖開牲畜,意味著凶和破的不吉祥之意。
初一過年不煮新飯
大年初一過年不煮新飯禁忌,要吃除夕留下的過年飯。寓意去年的東西吃不完,到今年還有剩餘。
再過幾天就是農曆新年,孩子與久違的親戚、同儕團聚固然開心,不過若是提到某些敏感的話題,還是盡量少說,否則整個溫馨的氣氛可能會被搞亂。以下我們整理了6個過年禁忌的相關話題,並教大家如何應對這些問題:
1. 孩子,現在在做什麼工作啊?
我們可以誠實以對,例如說「在一家公司做業務」、或是以「文字工作者」等等頭銜介紹。
2. 你的薪水如何?年終高嗎?
儘管錢在東方人眼中,是非常隱私的問題,華人長輩可能覺得不需要忌諱這些話題,遇到這種問題,我們可以謙虛地說:沒有很多,夠用就好了。
3. 孩子,考試準備的如何?
準備考試總是這樣:「人人有機會,各個沒把握」,遇到這種問題,我們可以簡單解釋準備的進度大概落在哪裡,建議不要以「完全沒有問題!」、或是「準備的不周全」,來回復。
4. 有交男女朋友了嗎?
以前學生時代盡全力阻止,長大後又被要求要找另一伴,不論有沒有男女朋友,學生都可以使用合適穩當的「先以課業為重」回答;上班族則可回「有不錯對象,但還要努力看看!」來回應。
5. 有包紅包給父母嗎?包多少呀?
紅包問題同樣是長輩們喜歡拿來相互較量的話題,如果被問到,其實不需要直球對決,可以回答:「父母收到很開心的數字!」
6. 孩子,你還記得我是誰嗎?
通常在飯桌上,父母都會帶著孩子再介紹一輪親戚的名字,不過如果私下見到面,我們也可以回答:「你是那個嘛!失禮失禮!」,順便稱讚對方變年輕了、穿著變時髦了,難怪認不出來。
— — — — — — — — — —
看完了一整篇,是不是更了解我們春節、除夕夜的禁忌與習俗了呢?
其實,現今社會觀念已改變,無論我們是不是都有做到以上幾點,只要了解習俗的意義都是希望我們能在新一年的起頭就有好的開始,就能在過年期間「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歡喜迎接新的一年唷!
{{item}}
{{itemTag.title}}
{{productsCount}}結果
{{displaySortType}}
{{item}}
{{item.productWordingTag}}
{{currency}}{{item.finalPrice|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currency}}{{item.saveAmount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item.savePercent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new device price{{currency}}{{item.regularPrice|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產品比較
最多選擇4個產品,比較數量已達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