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專業心理師聊聊繪本吧!用力擁抱孩子的壞情緒《魔法抱抱》feat余尚澤 臨床心理師

  • Jimmy
  • 2023-04-18

孩子的壞情緒就像潮水,只也止不住,這時候到底該安撫他,還是讓他靜一靜呢?來聽聽余尚澤和MindDuo小編們聊聊《魔法抱抱》這本情緒故事書吧!

心理師背景介紹

余尚澤臨床心理師,桃園聯新國際醫院身心科臨床心理師,平時主責6到16歲兒童與青少年的心理評估與治療,並在新竹少年監獄為青少年進行毒品與情緒障礙輔導,假日則在台北童伴心理治療所從事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工作。余尚澤心理師同時也是一個三歲孩子的爸爸,一週七天幾乎都與孩子們一起生活,針對過動症、自閉症、選擇緘默或是發展遲緩,甚至拒學與發展偏差性的孩子,都能為家長提供親子諮詢與建議。

挑選繪本的原則?

余尚澤心理師的孩子目前三歲,所以挑選繪本的原則以「情緒」與「上學」等題材為主,希望藉此減少小朋友對於上學產生的焦慮。繪本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管道,除了繪本之外,余尚澤表示,親子旅遊也是讓孩子認識世界、認識環境的好機會。

魔法抱抱感想

《魔法抱抱》繪本的故事圍繞著一隻愛生氣的小恐龍,小恐龍不知道自己這麼愛生氣,是因為誤觸了自己都不知道的地雷區,而這種生氣的情緒是小恐龍自己也控制不了的,因此小恐龍也對此感到後悔與自責。余尚澤心理師分享,像小恐龍這樣的情緒問題,在醫院臨床上或是諮商過程中都很常見,有些家長們一碰到孩子們發脾氣、哭鬧,便馬上會想壓制孩子的情緒,例如警告孩子們說「你再哭的話,要叫警察來抓你囉」,或是「你再哭的話我就走囉,你自己留在這裡」,然而這樣的制止會讓孩子認為自己做錯了事,而因此自責,但其實家長們忽略了,應該要尊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能感到安全與溫暖。

孩子的情緒失控

余尚澤提到,孩子會情緒失控,肯定是發生了讓孩子不舒服的事,例如孩子在公園玩溜滑梯,玩得很開心不想結束,因此而發脾氣,甚至有丟東西、推擠的行為,這其實是因為孩子的衝動控制能力較弱,又或是孩子的情緒辨識與調適能力較弱,當事情未完成,或是行程被中斷,孩子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其實這些情況都是因為孩子的大腦還未發展成熟,所以很難控制情緒,此時便需要大人們來引導。當孩子情緒失控時,家長應思考孩子發脾氣的原因,並合理地放寬一些限制,例如,當孩子仍想繼續玩溜滑梯,不願回家時,家長可以限制孩子只能再玩5分鐘,並接著倒數,讓孩子們有心理準備。

壓抑對孩子的影響

余尚澤指出,如果孩子不太將情緒表現出來,或是屬於較壓抑的性格,長久下來,若大人都沒有察覺,可能會對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余尚澤表示,當家長抓不透孩子心裡想法時,就可能會用比較兇,或是威嚴、威嚇的方式制止孩子,因此他建議家長,平常就要和孩子們建立互動時間,例如培養親子閱讀時間、增加遊戲時間,或是用擁抱3秒鐘及深呼吸3次等練習方式,與孩子一起練習控制衝動。

到底該不該發脾氣?

余尚澤表示,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可以騰出時間讓孩子冷靜下來,但仍要去承接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感到被理解,如果在孩子發脾氣時完全不予理會,恐怕會讓孩子感到更挫折,一但孩子的心情不被承接,便會感到更孤獨,更覺得家庭不溫暖,進而傷害親子關係,因此,讓孩子感到被理解,在親子關係中非常重要。

小朋友在外面哭鬧怎麼辦?

小朋友在外面哭鬧的情況可以說是屢見不鮮,余尚澤以在餐廳碰到小孩子哭鬧為例,他說,「我會與老婆攻守交換」,可能讓爸爸帶小朋友去餐廳外走一走,因為孩子此時的狀況已經完全坐不住,再繼續對孩子要求,會讓孩子很痛苦,夫妻之間輪流吃飯,也輪流安撫孩子的情緒,「攻守交換」是可以參考的做法;若只有一個大人在照顧小孩,則要記得提前準備孩子喜歡的玩具,當孩子真的坐不住時,適當放寬限制,讓孩子玩玩具,也能舒緩孩子的情緒。

孩子吸引大人注意

余尚澤提到,孩子在學校一整天可能都與老師、同學們相處,所以一見到爸爸媽媽時,會特別想要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但孩子可能會以調皮的方式吸引家長注意,這時候家長們可以先和孩子說,「你調皮是想要讓我陪你玩對不對?」,讓孩子感覺被同理,心情也會好一些,這時再告訴孩子,下次想要爸媽陪伴、一起玩時,可以怎麼溝通,就能照顧到孩子的情緒了。

小朋友哭了,就要趕快去哄他嗎?

孩子如果玩具搞丟、弄壞了,一定會感到很挫折,面對這樣的失落情緒,家長們馬上再買一個玩具滿足孩子,這個做法是沒有問題的,不過,余尚澤表示,家長可以藉此機會告訴孩子,下次要保護好自己與玩具的安全,以避免下次的失落情緒,孩子也會從中學到一課。他也提醒家長們,必須要能容忍孩子的錯誤,孩子本來就有犯錯的時候,家長能夠容忍,對孩子來說才是好的。

寵壞孩子怎麼辦?

有些父母會擔心當孩子大哭大鬧時,便馬上來哄,或當孩子得不到玩具時,就馬上再買一個,會讓孩子恃寵而驕,便刻意地不去處理孩子的情緒。究竟如何才能照顧到孩子的情緒,又不寵壞孩子呢?余尚澤認為,關心孩子的心情沒有對錯之分,當孩子弄丟玩具時,不一定要馬上買一個玩具來哄孩子,只要展現關愛孩子的心理,等到孩子的情緒較穩定時,再和孩子討論,下一次該怎麼做比較好。

關於情緒控管的總建議

余尚澤強調,情緒本身並沒有對錯,情緒之後的行為,例如丟東西或是傷害別人才有對錯之分,所以當孩子碰上事情而生氣、傷心時,家長都應該盡量尊重孩子的情緒,因為同樣一件事情,每個人都可能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介入孩子情緒時可以從關心著手,例如給孩子擁抱,或是讓孩子練習情緒調適的能力,像是讀繪本、玩遊戲、顏色配對等,等到安撫好孩子情緒後,再和孩子討論行為的對錯,教導孩子下次發脾氣時可以怎麼做。

您覺得本篇文章有幫助嗎?

篩選
全部清除
  • {{item}}

    {{itemGroup.title}}
  • {{itemTag.title}}

{{productsCount}}結果

{{displaySortType}}

  • {{item.displaySortType}}
  • {{item}}

  • 省下 {{currency}}{{item.saveAmount|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item.savePercent|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item.productWordingTag}}

    {{item.title}}

    • {{point}}

    {{currency}}{{item.finalPrice|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currency}}{{item.saveAmount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item.savePercent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new device price{{currency}}{{item.regularPrice|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比較

產品比較

  • {{item.title}}

    {{currency+' '}}{{item.finalPrice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currency}}{{item.saveAmount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item.savePercent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currency+' '}}{{item.regularPrice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立即比較

全部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