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
《做一個機器人,假裝是我》是作者吉竹伸介《是蘋果嗎?可能是喔》的姐妹作,同樣由舒服簡約的配色系統與逗趣的小插圖組成,透過「複製一個我」的新穎主題切入,引導孩子在每個不同的主題中反思自身的獨特之處,並且在最後帶出「每個人都可以決定自己如何獨一無二」的核心主旨,不僅讓孩子在閱讀過程更了解自己與生俱來的特質,更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陪伴孩子自信的成長。
「請簡單的自我介紹!」
離開家庭、踏入群體生活的孩子們對這句話肯定不陌生吧!除了家庭成員之外,大家認識不同個體的第一個方法,就是透過自我介紹。但是,我們有多了解自己呢?又該以什麼方式更加認識自己呢?
今天要介紹的繪本《做一個機器人,假裝是我》主角小健因為不想每天都做一些不情願的事,興起製作一個機器人擔任自己替身的念頭,結果意外展開一場自我探索之旅。作者藉由機器人與小健的一問一答,帶領孩子一邊閱讀、一邊跟著新穎有趣的故事主題找到自己的特質,同時勉勵孩子們成為最有特色、最獨一無二的自己!
《做一個機器人,假裝是我》故事中的小健為了讓機器人可以成為自己的分身而不被識破,開始剖析並且向機器人介紹自己。作者吉竹伸介精心設計的每個自我探索主題,除了一般較為常見的外表特徵、喜歡/討厭的東西、擅長/不擅長的東西,繪本中也運用天馬行空又充滿創意的類比,例如對於不同人事物來說我是什麼樣機器呢?又或是以樹木作為比喻,我會是什麼品種的樹木呢?打破既定思維,帶領孩子用更豐富多元的角度挖掘自己不同的面向。
而本書這樣的內容設計也非常適合做為親子共讀的素材,爸爸媽媽可以藉由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反思並說出每個主題的答案,一步步向內探索並且釐清自己的樣貌,進而了解到每個「我」看似平凡無奇,卻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坊間有許多鼓勵孩子尋找自身特質與天賦的繪本,而《做一個機器人,假裝是我》最大的特點便在於除了挖掘這些與生俱來的部分,更想向孩子強調我們擁有「該如何特別」、「以什麼方式特別」的決定權。
「每個人都像一棵樹,樹的種類是與生俱來的,但要如何生長、裝飾,卻可以自己決定」
如同小健奶奶說的,父母給予孩子的只是水和養分,在逐漸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每個孩子都是自己的園丁,可以修剪、裝飾、決定自己最終呈現的樣貌。讀完這本繪本,不僅讓孩子經歷一場自我認識與思辨的腦力激盪,也進一步建立「活出獨特自我」的積極態度,陪伴繼續邁向下一階段的成長和挑戰!
{{item}}
{{itemTag.title}}
{{productsCount}}結果
{{displaySortType}}
{{item}}
{{item.productWordingTag}}
{{currency}}{{item.finalPrice|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currency}}{{item.saveAmount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item.savePercent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new device price{{currency}}{{item.regularPrice|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產品比較
最多選擇4個產品,比較數量已達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