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窗裡有什麼?》以巧妙的鏤空設計在全書中製造了滿滿的驚喜,並進一步藉由繪本向孩子傳遞「眼見不一定為憑」、「不以偏概全」的觀念。而本書作者卡特琳娜.葛蕾克曾獲的法國不朽獎和德國白烏鴉獎,更以本書入選義大利波隆納插畫展,精緻的繪圖風格與有趣的書頁設計值得家長與孩子一起體驗。
感官是人們接收世界任何資訊與刺激的管道,而視覺對大多數人而言更是占比最重的。除了睡眠時段,我們每天在活動過程都非常仰賴以眼睛接收到的資訊做為判斷的基準,但是,這些眼前看見的東西就是全部嗎?
MindDuo今天為大家帶來的《窗裡有什麼?》便是在探討這個有趣且值得思考的問題。與大部分的兒童繪本不同,本書重點並非在連貫的故事內容,而是運用繪本這個媒介,以插畫結合書頁設計讓孩子能夠透過翻閱的方式一起探討「眼見是否就能為憑」的抽象概念。現在讓我們一起瞧瞧窗戶裡面究竟有什麼吧!
《窗裡有什麼?》與一般童書最大且最有趣的特點在於貫穿全書書頁的窗戶造型鏤空設計。從封面開始到繪本的最後,作者總共設計了14個全幅插畫與搭配小圖,帶領孩子打開14扇風格迥異的窗戶,一窺14棟房子裡發生的故事。
不管孩子們透過窗型挖空看見的是和藹的老太太、張著大嘴的大野狼、冒著火焰的客廳、滿是昆蟲的房間,還是一雙嚇人的眼睛,在作者的巧手設計下,每一次的翻頁都有顛覆原先想像的滿滿驚喜!當你以為自己看見一位和藹的老奶奶,沒想到探進窗戶才發現是位正在熬煮特製濃湯的巫婆;當你以為這是間滿是骷髏的恐怖屋,鼓起勇氣往前走才發現是老鼠醫生的小診所,如此生動有趣的閱讀體驗,非常值得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一起參與其中。並且,不只是局部和全貌之間的差異所帶來的驚喜感,精緻的全幅插畫中也有許多彩蛋和小細節等著大朋友小朋友一起發掘喔!
作者運用簡單的鏤空設計讓閱讀成為一個充滿互動和驚喜感的小遊戲,孩子們可以在只看見局部畫面時,先猜猜看房子裡發生了什麼事情再揭露謎底。而在這個過程中,相信不管是爸爸媽媽還是小朋友,都會發現自己原先的猜想和完整插畫描繪的故事有所落差,這也是作者在這本書想透過互動傳遞的觀念:眼見不一定為憑。
隨著年齡逐漸增長,接觸到的事情越來越多,在如此大量的資訊裡,我們有時也會犯了只依賴表面、片面獲得的資訊就妄下判斷的錯誤,就像只從小小的窗戶就推論整間房子裡發生的事情。看完這本繪本後,小朋友們除了享受作者精心設計的閱讀體驗外,也不要忘記「眼見不一定為憑」的道理,學習用更全面的角度看待周遭的人事物噢!
{{item}}
{{itemTag.title}}
{{productsCount}}結果
{{displaySortType}}
{{item}}
{{item.productWordingTag}}
{{currency}}{{item.finalPrice|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currency}}{{item.saveAmount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item.savePercent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new device price{{currency}}{{item.regularPrice|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產品比較
最多選擇4個產品,比較數量已達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