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推薦原因】
本書以郵差的日常工作帶出生命教育的議題,讓讀者能以輕鬆有趣的方式了解,其實死亡並不可怕。對逝者的思念,就像一封遙遠的信一樣,雖然有著波折,但總是會送達對方手中。
一個沉重包裹,一個無法投遞的地址,
一段關於愛、親情與生命的旅程。
尚恩是一位很特殊的郵差,他在郵局最神祕的「無法投遞郵件部」工作,
負責把那些要寄到「不可能或難以到達的地址」的東西給送達。
死亡並不可怕,但我們該如何談論死亡?當至親過世時,有一種很常聽到、向小孩解釋的說法是「他到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了。」確實,過世在很多方面來說,的確很像遠行一樣——我們看不到、摸不著這個人,跟他似乎多了一段遙遠的距離。而且,就像遠行一樣,我們會想著對方,試著透過不同的方式,想把訊息傳到遙遠的彼端(在許多文化中,這也都流變成不同的民俗儀式,像天燈或是水燈那般)。
距離雖遠,但存在著距離的反面,似乎也暗示著只要努力便可觸及。本書描寫著「無法投遞郵件部」的王牌郵差尚恩,帶著一件收件者寫著「在天國的爸爸」的包裹,如何完成艱難的投遞任務。這本書帶來的生命教育是兩面的:一方面是用距離來比喻死亡,帶孩子瞭解離別的意義;另一方面則是讓孩子相信,相信距離是可以靠信念所弭平的。
改變自真實故事的魔幻物語
尚恩繼續往上騎,越騎越高。
他衝破了平流層、中氣層、熱氣層、電離層, 甚至是外氣層!
他避開六顆衛星、一座太空站和兩顆小行星。
「無法投遞郵件部」的郵差尚恩實力堅強,從寄往月球的信件,到送往亞特蘭提斯的電報都難不倒他。但這次送往天堂的包裹,確實讓他傷透了腦筋——他只能踩著腳踏車往天上一直騎、一直騎⋯⋯,不過他沒想到的,居然是寄件者本人!?
郵差確實是使命必達的一項工作,總是在腦中浮現翻山越嶺的形象。書末有提到,過去因為郵局規定並不嚴格,在部分國家裡,只要貼滿足額郵票,並沒有限制郵寄物件類型,很多人便在孩子身上貼滿郵票,讓郵差負責寄送孩子在不同城市之間移動。
寄往天堂的包裹,承載著的是孩子想衝破陰陽之隔,再見到爸爸一面的心情。在書中,郵差代表著兩種意象,其一是牽起兩端的網路,其二則是相信能到達彼端的信念——相信只要讓郵差拿到信,無論遠近,一定能送交到對方手裡。
他看見一道微光,像螢火蟲一樣閃閃發亮。
尚恩知道該怎麼做了。
他越騎越高,直到穿過那道光。
就這樣一心一意地騎著,尚恩真的騎到了,成功投遞了這封不可能的包裹。如何投遞不可能的郵件?不僅要努力地克服不可能的距離,就像我們說的,真正的大前提還在於說,要如何相信不可能的彼端真實存在。
在這樣的故事裡,我們試著讓孩子在認識到生命教育,認識到生與死的真實的同時,在更高的層次上,依然擁有著超越真實的信念——在理解真實的同時,依然擁抱夢想,這也才是最好的生命教育作法。
某種程度來說,相信郵差就好比相信聖誕老人一般,相信自己許下的願望與投下的信箋都能被送達。
在這個時代,包裹已經不能投遞孩子了,見完爸爸以後,尚恩必須要將包裹退回寄件者。這樣的描寫,其實也是在告訴孩子,我們依然要面對現實,回到我們所在的世界中,繼續努力地活下去。
其實,面對死亡,我們都要和書中的小男孩一樣學習道別,並且相信親人的愛與思念並不會隨著死亡而逝去,死亡雖然帶走了生命,但愛會以另一種形式,長存在我們的心中。
面對死亡,正視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讓超越死亡的情感,永遠銘刻在心。
{{item}}
{{itemTag.title}}
{{productsCount}}結果
{{displaySortType}}
{{item}}
{{item.productWordingTag}}
{{currency}}{{item.finalPrice|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currency}}{{item.saveAmount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item.savePercent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new device price{{currency}}{{item.regularPrice|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產品比較
最多選擇4個產品,比較數量已達上限